巴村镇
巴村镇位于商水县西部,与漯河郾城县、驻马店上蔡县交界,交通便利,西邻219省道,北邻高速服务区,汾河穿过镇区。全镇共辖28个行政村,人口4.7万,面积66平方公里,其中耕地68313亩,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镇。
中文名称 巴村镇 行政区类别 镇 所属地区 河南省商水县 下辖地区 小胡家、前党、胡集、后党、巴北等 电话区号 039 4邮政区码466135 地理位置 东经114°22’,北纬33°32 ’面 积 66平方公里 人 口 4.7万人 方 言 中原官话 气候条件 亚热带季风性半湿润气候 机 场 新郑国际机场、周口通用机场(在建)火车站 周口火车站、项城火车站 车牌代码 豫P 代 码411623106
沿革
1956年设巴村乡,1958年改公社,1983年复改乡,1988年改镇。
行政区划
巴村镇下辖巴南、后党、董庄、小訾家、大訾家、西安庄、双楼田、于庄、朱郭、张杨、大邵庄、党寨、刘楼、巴北、袁吴徐、娄庄、杨楼、贾庄、司李家、上城、韩庄、黑朱家、西张庄、吕刘、崔庄28个行政村,42个自然村,206个村民小组。
农业产业化
巴村镇是一个农业大镇,镇党委、政府始终坚持把农业放在经济工作首位。2001年全镇发展优质专用小麦面积1.5万亩,占麦播面积30%,间作套种模式发展到10余种,面积达5.5万亩,建成了沿城巴路、巴吕路套种示范基地。粮食生产喜获丰收,总产达4371万公斤,其中小麦总产量2250万公斤,是历史上第二个丰收年。大力发展畜牧养殖业,重点培育和扶植一大批养殖大户,发展一大批养殖专业村,推动该镇畜牧业生产向多元化、系列化方向发展。2001年全镇生猪存栏42683头,比1998年增长222%,黄牛存栏14856头,比1998年增长75%,家禽存栏413986只,比1998年增长39%,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比1998年增加了12个百分点。
城镇化建设
镇党委、政府通过多渠道筹资,优化投融资结构,确保了一批重点项目建设的实施。投资115万元,分两期对东市场进行了全面改造,新修宽14米柏油路450米,宽8米的水泥路450米,新修下水道900米,硬化了连接商贸大街与东市场的粮食路,增加营业面积1.2万平方米,可容纳商户150多家。投资120万元改造南市场,新建营业楼88间,新增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。动土3000余方填平了柏油路两侧的垃圾沟。投资7.6万元在商贸大街安装了路灯,投资3万元建成了秩序井然的停车场。大力开展了绿化、净化、美化、亮化工程,城镇建设的档次明显提升,辐射带动功能明显增强,小城镇建设被评为县先进单位。
特产
巴村镇段家辣椒油,历史悠久,始于西汉,盛行于东汉。据史记记载,西汉末年,社会动荡,民不聊生,农民起义爆发。东汉开国皇帝汉光帝刘秀与哥哥刘系寅起兵加入绿林军,大战路过商水县巴村镇。屯兵中,不慎偶得风寒,四肢乏力,卧床不起,当地农夫端上一碗红通通的麻辣油盆面条,刘秀顿时食欲大增,瞬间吃完,身出大汗,曰:“吾愈,痛快!再来一碗!从此以后,凡路过此地的高官贵族平民百姓自来品尝。从而流传至今,风靡四海。
巴村镇段振中辣椒油系巴村镇段家盆面条调料之一,采用祖传秘方,用芝麻、辣椒、八角、麻辣、胡椒、小茴、桂皮、沙仁、肉蔻、碧波、良姜、干姜等二十多种中草药精制而成。风味独特,开脾健胃,增进食欲,老少皆宜,是您餐桌上的最佳调味品。
参考资料
-
1. 巴村镇 .中国行政区划网.2009-02-13 [引用日期2015-02-10]
-
2. 巴村镇概况 .商水县政府网.2012-12-19[引用日期2015-02-10]
-
3. 巴村特产 .商水县政府网.2012-12-19[引用日期2015-02-10]